控制線路的安裝步驟和方法
一、控制線路的安裝步驟和方法如下:
1.按元件明細表配齊電器元件,并進行檢驗。 所有電氣控制器件,至少應具有制造廠的名稱或商標、型號或索引號、工作電壓性質和數(shù)值等標志。若工作電壓標志在操作線圈上,則應使裝在器件上線圈的標志是顯而易見的。
2.安裝控制箱(柜或板) 控制板的尺寸應根據(jù)電器的安排情況決定。
(1)電器的位置安排:盡可能組裝在一起,使其成為一臺或幾臺控制裝置。只有那些必須安裝在特定位置上的器件,如按鈕、手動控制開關、位置傳感器、離合器、電動機等,才允許分散安裝在指定的位置上。 安放發(fā)熱元件時,必須使箱內所有元件的溫升保持在它們的容許極限內。對發(fā)熱很大的元件,如電動機的啟動、制動電阻等,必須隔開安裝,必要時可采用風冷。
(2)可接近性:所有電器必須安裝在便于更換、檢測方便的地方。 為了便于維修或調整,箱內電氣元件的部位,必須位于離地0.4-2米之間。所有接線端子,必須位于離地至少0.2米處,以便于裝拆導線。
(3)間隔和爬電距離:安排器件必須符合規(guī)定的間隔和爬距離,并應考慮有關的維修條件。 控制箱中的裸露、無電弧的帶電零件與控制箱導體壁板間的間隙為:對于250伏以下的電壓,間隙應不小于15毫米;對于250-500伏的電壓,間隙就不小于25毫米。
(4)控制箱內電器的安排除必須符合上述有關要求外,還應做到:
1)除了手動控制開關、信號燈和測量器件外,門上不要安裝任何器件。
2)由電源電壓直接供電的電器最好裝在一起,使其與只由控制電壓供電的電器分開。
3)電源開關必須裝在箱內上方,且最好裝在箱內右上方,其操作手柄應裝在控制箱前面或側面。電源開關的上方最好不安裝其他電器,否則,應把電源開關用絕緣材料蓋住,以防電擊。
4)箱內電器(如接觸器、繼電器等)應按原理圖上的編號順序,牢固安裝在控制箱(板)上,并在醒目處貼上各元件相應的文字符號。
5)控制箱內電器安裝板的大小必須能自由通過控制箱或壁龕的門,以便于裝卸。
3.布線 (1)選用導線:導線的選用要求如下:
1)導線的類型 硬線只能用在固定安裝于不動部件之間,且導線的截面積應不小于0.5平方毫米。若在有可能振動的場合必須采用軟線。 電源開關的負載側可采用裸導線,但必須是直徑大于3毫米的圓導線或者是厚度大于2毫米的扁導線,并應有預防直接接觸的保護措施(如絕緣、間距、屏護等)。
2)導線的絕緣:導線必須絕緣良好,并應具有抗化學腐蝕能力。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導線,必須同時滿足使用條件的要求。
3)導線的截面積:在必須能承受正常條件下流過的最大穩(wěn)定電流的同時,還應考慮到線路允許的電壓降、導線的機械強度和與熔斷器相配合。
(2)敷線方法:所有導線從一個端子到另一個端子的走線必須是連續(xù)的,中間不得有接頭。有接頭的地方應加裝接線盒。接線盒的位置應便于安裝與檢修,而且必須加蓋,盒內導線必須留有足夠的長度,以便于拆線和接線。 敷線時,對明敷導線必須做到平直、整齊、走線合理等要求。
(3)接線方法:所有導線的連接必須牢固,不得松動。在任何情況下,連接器件必須與連接的導線截面積和材料性質相適應。 導線與端子的接線,一般一個端子只連接一根導線。有些端子不適合連接軟導線時,可在導線端頭上采用針形、叉形等冷壓接線頭。如果采用專門設計的端子,可以連接兩根或多根導線,但導線的連接方式,必須是工藝上成熟的各種方式。如:夾緊、壓接、焊接、繞接等。這些連接工藝應嚴格按照工序要求進行。 導線的接頭除必須采用焊接方法外,所有導線應當采用冷壓接線頭。如果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期間承受很大振動,則不許采用焊接的接頭。
二、配線原則 板前明線布線:手工布線時(非模型、模具配線),應符合平直、整齊、緊貼敷設面、走線合理及接點不得松動便于檢修等要求。
1、走線通道應盡可能少,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導線,按主、控電路分類集中,單層平行密排或成束,應緊貼敷設面。
2、導線長度應盡可能短,可水平架空跨越,如兩個元件線圈之間、連線主觸頭之間的連線等,在留有一定余量的情況下可不緊貼敷設面。
3、同一平面的導線應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,不能交叉。當必須交叉時,可水平架空跨越,但必須屬于走線合理。
4、布線應橫平豎直,變換走向應垂直90°。
5、上下觸點若不在同一垂直線下,不應采用斜線連接。
6、導線與接線端子或線樁連接時,應不壓絕緣層、不反圈及露銅不大于1mm。并做到同一元件、同一回路的不同接點的導線間距離保持一致。
7、一個電器元件接線端子上的連接導線不得超過兩根,每節(jié)接線端子板上的連接導線一般只允許連接一根。
8、布線時,嚴禁損傷線芯和導線絕緣。
9、導線截面積不同時,這將截面積大的放在下層,截面積小的放在上層
10、多根導線布線時(主回路)應做到整體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。
11、如果線路簡單可不套編碼套管。
三、導線的顏色標志:
1、保護導線(PE)必須采用黃綠雙色:
2、動力電路的中線(N)和中間線(M)必須是淺藍色:
3、交流或直流動力電路應采用黑色:
4、交流控制電路采用紅色:
5、直流控制電路采用藍色:
6、用作控制電路聯(lián)鎖的導線,如果是與外邊控制電路連接,而且當電源開關:斷開仍帶電時,應采用橘黃色或黃色:
7、與保護導線連接的電路采用白色:
配線原則 板前明線布線:手工布線時(非模型、模具配線),應符合平直、整齊、緊貼敷設面、走線合理及接點不得松動便于檢修等要求:
1、走線通道應盡可能少,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導線,按主、控電路分類集中,單層平行密排或成束,應緊貼敷設面。
2、導線長度應盡可能短,可水平架空跨越,如兩個元件線圈之間、連線主觸頭之間的連線等,在留有一定余量的情況下可不緊貼敷設面。
3、同一平面的導線應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,不能交叉。當必須交叉時,可水平架空跨越,但必須屬于走線合理。
4、布線應橫平豎直,變換走向應垂直90°。
5、上下觸點若不在同一垂直線下,不應采用斜線連接。
6、導線與接線端子或線樁連接時,應不壓絕緣層、不反圈及露銅不大于1mm。并做到同一元件、同一回路的不同接點的導線間距離保持一致。
7、一個電器元件接線端子上的連接導線不得超過兩根,每節(jié)接線端子板上的連接導線一般只允許連接一根。
8、布線時,嚴禁損傷線芯和導線絕緣。
9、導線截面積不同時,這將截面積大的放在下層,截面積小的放在上層
10、多根導線布線時(主回路)應做到整體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。
凱士士,KSS,KSSshanghai,臺灣,官網(wǎng),中文網(wǎng),深圳凱士士,上海凱士士,蘇州凱士士,天津凱士士,青島凱士士,北京凱士士,廈門凱士士,成都凱士士,臺灣凱士士,配線器材,中國總代理,一級經(jīng)銷,凱士士,KSS,絕緣線槽,配線標志,扎線帶,固定座,套管,PC板部品,扣具,超值包裝,結束帶,纏繞管,號碼管,壓著端子,全系列,批發(fā)